热点话题 - 安徽大学生网

梦回故园:母校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讲述人:2008届优秀毕业生、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公务员刘晓敏

浏览大图

“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无奈,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夜也将我们的青春灌溉”。转眼间我已经毕业7年了,轻声吟唱着何炅的《栀子花开》,满满的记忆就像长焦镜头一样把过往的一切拉到眼前,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眸。

如果说青春一首永远不老的歌,那么校园生活,就是这首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章。光阴荏苒,瞬息万变,曾经熟悉的校园终要离开,就此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 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大学生涯是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让我们留住青春,留住那“NO ZUO NO DIE”的疯狂往事。

浏览大图

2003年踏入大学校门的那年9月,我刚满16岁,第一次离开父母,突然而来的自由让我感到异常兴奋。开学那天,我拖着笨重的行李箱来到诗城马鞍山。校车 到达师专一号门,我荒乱地下了车子,还没好好看看我即将生活五年的学校,学长学姐就面带笑容朝我走来打招呼,伸手接过我的行李箱,领着我去报名。

见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我的辅导员(班主任)张红梅老师,也是迄今为止让我印象最深、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犹记得那时的她,一肩短发很精神。我一说出 自己的名字她就报出了我的考试成绩,我不自觉地打心底里敬佩这位老师,这么多学生的基本信息她都了然于胸。来到新的宿舍,看到新的室友,六个人手挽着手一 起跑到A502(修德楼502)教室开第一次班会,我的大学生活算是正式开始了。

浏览大图

在我还没有调整好初入大学校门兴奋心情的时候,为期一周的军训生活开始了。穿了几天训练服的汗味、食堂那2毛钱饭和5毛钱菜组成的一顿午饭,1毛钱就能打 到一壶的开水。如今,我顺着街道一直奔跑,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可以用1毛钱就能打到一壶开水的地方了……也似那过往的青春,再也回不去了。

浏览大图


2004年9月,我们的教室搬到了B301(立志楼301),对于我们这群又好玩又好动的“熊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地方,主要是教室楼下 不远处有我们最爱的小卖铺。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我们一下课就光顾的店铺名叫“品茗苑”。五毛钱一包辣条吃的津津有味、动不动就抱着啃的方便面,以及我们没 事就喜欢买的矿泉水、餐巾纸等。我们习惯在教室朝南的长廊上晒太阳,也不乏有爱学习的同学每天早上总在那里早读。

岁月如歌,青春记忆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一带而过的,却永远的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生命中出现的老师和同学,有张红梅、郭小俊、李微……还有我想也想不起来名字的老师和同学。

时间来到了2008年的元月6日,学校举办了毕业生招聘双选会,我们开始紧张地制作简历,复印好多份,找到工作的去上班了。我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赶上双选 会,也就是没有找到工作的那一拨人,拿着学校的介绍信到处找实习单位,在滁州市担子中学实习代课,我们恨不得快点找工作,快点离开这个呆了近5年的地方。

浏览大图

时间总是开始的很慢,结束的很快。就这样熙熙攘攘地拉开了毕业的序曲,同学们陆陆续续回校,收拾着自己的行李,吵吵闹闹的照着各种搞怪的毕业照,就这样,我们大学最后的记忆永远定格在那一张张毕业照上。

散伙饭,我们齐聚在一个包间,开始有同学相互喝着酒,说着一些告别的话,慢慢的,离别的情绪越来越重,感性的同学开始眼角挂着泪水,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别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见,也许,是再也不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我们拖着比来校报到时更多的行李开始了返程。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工作中遇到了新的同事,在生活中面对新的人, 有些同学开始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有的同学享受着自由的快乐,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不经常联系,只是偶尔的一条短信,甚至只是在QQ空间动态里看到更新的 心情,但我们从没有就此断了这份情谊。

我以为毕业后学校就成为了永远的“过去式”,但是没有。2009年3月,我以毕业生代表的身份回到母校,5月起,母校开始对我进行帮扶,2年期间,为我工作地的3所小学分3个学期选派了11名优秀的实习生,在当地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现在我的生活充实、简单、快乐,朝夕相处的小磊同学,住在一个小区来往最多的朋友就是校友,大家常在一起聊学校的事情,仿佛我们并没有毕业,就像是在过一 个暑假,只是这个暑假的时间有点长。在过去的12年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师专都给了我这一生无法复制的精彩,如今提笔尽不知从何说起,只因想 说的实在太多。毕业的这7年里,我仍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关注着学校的各种动态,。我也每年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回到学校,或光明正大的、亦或偷偷的,有时一 个人,有时一拨人,看看那已陈旧的教室、泛白的塑胶跑道和长成绿荫小道的上学之路,一切都令我念念不忘。

浏览大图

七年过去了,岁月无痕,物是人非。昔日少年壮志的同学,天各一方。时而翻出相册中2008年的毕业照,老师和同学们就能走到我的眼前。我从心里默默地为母校祝福,感谢教我知识、培养我做人的老师们,我永远是马鞍山师专的学生。

2015年,我28岁,我多希望某天醒来睁开眼,发现自己坐在B301(立志楼301)的教室里,惺忪着眼、流着口水,老师掷来的粉笔头正好打在洒满阳光的额头上。母校是一本厚重的书,一本永远读不完、永远给人以鼓励、思考和鞭策的大书。

分享海报

(责任编辑:dave)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上一篇:轿车深夜坠入池塘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勇救落水者

下一篇:母亲节最好的礼物:你给我生命 我为你续命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0 条评论
快上安徽大学生人才网找工作,做兼职!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梦回故园:母校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转眼间我已经毕业7年了,轻声吟唱着何炅的《栀子花开》,满满的记忆就像长焦镜头一样把过往的一切拉到眼前,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眸。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