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读书 - 安徽大学生网

浅析《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以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特色为例

  浅析《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出场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复杂的长篇著作,是我国古典叙事小说的巅峰,它通过写家庭琐事、闺阁闲情、情感纠结向我们展现了贾府由盛转衰的景象,由此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封建社会的颓势。《红楼梦》不仅在人物塑造上巧妙构思,在叙事方面也独具匠心,其山重水复的叙事结构、洞幽烛隐的全知叙述、富于变化的叙事视角与较为统一的叙述声音共同建构了它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红楼梦》;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特色

  《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古典长篇叙事著作,是我国叙事文学的巅峰。鲁迅先生曾对它进行过高度的点评:“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可见它的叙事艺术独具特色,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将从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和叙事特色这五个层面对《红楼梦》的叙事艺术进行具体分析,让我们走进其深邃的艺术殿堂。

  一、叙事者

  叙述者即故事的讲述者,它可以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而《红楼梦》选取的叙事者却很与众不同,它以“石头”作为主叙事层的叙事者自述其幻形入世,历尽悲欢离合的一段故事,并将其记录在石头上,几经辗转到曹雪芹手中做成,这在作品中的“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这一句话有所体现。且“石头”作为叙事者在作品中还有其他许多体现,有的明显,有的隐蔽,以一种全知者的身份看待整个故事,如第十八回中的:“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红楼梦》在叙事上有“自叙”也有“他叙”,自叙即向他人讲自身事,如第三十八回中贾母讲述自己的少女时期;他叙即借众人之口讲身外之事,如第二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且《红楼梦》害沿用说书人的习惯用语,常使用:原来、且说、欲知后事等用语,多种多样的叙事者极大的丰富了红楼梦的叙事艺术,独特的叙事者也暗藏了作者对事物的态度,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红楼梦》是以作者的生活经验和亲身经历进行创作的。

  二、叙事时间

  《红楼梦》的叙事时间精细,作者在叙事上张弛有度,是以贾宝玉的成长中经历的故事展开的。前两回是序幕,故事的正式时间点是林黛玉在其12岁进入贾府开始的,接下来作者在第3回到17回中以细腻的笔触缓缓的将各种人物投入读者的视野,如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角色。随着宝玉的成长,大观园发生了许多的事情,第37回,写史湘云的到来和大家一起作诗的情境,紧接着又写了刘姥姥逛大观园,雅与俗交织。从第64回到85回,基调逐渐沉重,尤二姐的死亡,大观园被抄、晴雯的死亡、迎春走入必死的婚姻坟墓......从第85回起,是对宝黛的爱情悲剧的描写,黛玉死、宝钗嫁,前路一篇黑暗,直至108回,贾母死、宝玉辞行出家,整个故事结束。

  《红楼梦》的叙事时间不仅精细而且重复多变,一般来说,作者都会尽量避免写重复的时间相似的场景怕给读者留下重复冗长的印象,但《红楼梦》在叙事时间上却在描写一年年相似的节令中有着不同的色彩,体现了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如《红楼梦》一共写了6个正月,每个正月写得既似曾相识,又各具特色,有的欢乐温馨,有的悲凉伤心,有的山雨欲来,有的争吵不断......《红楼梦》的叙事时间艺术像一篇交织的乐章,诉说了一个绚丽而悲伤的故事。

  三、叙事结构

  《红楼梦》有着丰富的叙事结构,它的特点在于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揭露了人生的苦难。首先贾宝玉的人生悲剧,他的人生理想和封建观念格格不入,与社会背道而驰,不为社会所用,也无力挽救破碎的家园,他悟破人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家族的衰败结合起来,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他的一生“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他的悲剧虽有凤姐、宝钗、王夫人等人的助力,但归根结底是封建正统扼杀美的原因。其次是“千红一哭”的女儿国的悲剧,女儿国以宝玉为中心,围绕着“悲金悼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描写了不同身份、地位的少女和妇女的悲剧,其中最为中心的是宝黛爱情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可谓是《红楼梦》的中心故事,他们的爱情与封建家族的利益有着尖锐的冲突,悲剧的结局是必然的,早在木石前盟就埋下了种子。此外还有含恨而逝的尤二姐和晴雯,独守空房的宝钗,被蹂躏的顺从者——元春、迎春,远嫁的探春,受难的妙玉.......最后是贾府的悲剧,《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落为主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大家族的没落,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的生活,贵族后裔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常态,反映了封建末世的尖锐冲突。至此,三重悲剧构成了《红楼梦》独特的叙事结构。

  四、叙事手法

  《红楼梦》的叙事手法与现在的电影的拍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是蒙太奇式的手法,即在同样的时空里进行情景的转换,这种手法在《红楼梦》中很常用,如第二十七回中,宝玉与探春正在说话,忽然宝钗笑着打趣:“说完了,来罢”,这时,宝玉发现黛玉不在,在寻找的过程中走到了那日与黛玉一同葬花的地方,听见了呜咽声和“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诗句,不觉悲伤涌上心头,他的声音又引起了黛玉的注意,二人的心意相通表达的淋漓尽致。读者通过作者的这种叙事手法,不自觉的随着人物的情感变化进入了不同的情景氛围,这种前后事件自然组接在一起给予了读者高层次的审美感受。然后是跟踪式的写作手法,即人物始终处于画面之中但环境却不停的在变化,这一手法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节有着很好的体现。通过跟随刘姥姥的步伐,真实的记录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整个过程:刘姥姥来到荣国府,见到那大石狮子竟不敢进,忙整顿仪容,壮了壮胆走了进去,经历了纳福的故意捉弄才寻到周瑞家,又经过一系列的周旋才见到凤姐......这一串的跟踪式描写看似冗长繁琐,却把荣国府的繁华和他人对待刘姥姥的态度描写的淋漓尽致,呈现出复杂多义的蕴涵,拓展出多少富于言外之意的生活容量,给人留下不尽的思索与回味。

  五、叙事特色

  《红楼梦》不同于传统的写实主义小说,它是以作者的对生活的感知及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出来的,运用象征的手法,体现为诗的意境。曹雪芹突破了传统说书人叙事的样式和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角度、多线索复合式的叙事方式和结构且《红楼梦》完美的融合了诗和写实,彰显了曹雪芹独特的艺术感知方式,既显示了原生态的生活又显示了充满诗意的朦胧感。《红楼梦》还直接取材现实生活,饱含着曹雪芹本人的深刻感情,做到了“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使小说的人物塑造从类型化转化成个性化,让角色的塑造更加典型。整部小说是三条线索、三重悲剧交织而成的,第一条线索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从空空道人的出场到木石前盟的故事又到宝玉梦游太虚再到晴雯死后托梦等情节,都有着前世情缘命中注定的神话感;第二条线索是带有“真事虚写”的手法的,从甄家的繁华到贾府被抄,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手法;第三条线索是采用“假事实写”的手法的,这也可以说是《红楼梦》的主要叙事手法,是小说的主线,小说中用大量的笔墨来着重描写了贾府的繁荣,屋中的陈设,一个人人的长相穿着,一道菜的做法的繁杂......我们可以从这些描写上看出作者把虚假的事物写实的功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画卷,让我们更加感叹其写作功底的高超。综上所述,这三条线索的交织让《红楼梦》呈现出了独特的叙事特色。正如鲁迅先生概括的《红楼梦》的写作特点为:“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红楼梦》作为一部包含写实与写意、现实与神话、诗意与哲理于一体的叙事小说,其叙事艺术独具匠心,为我们展现了曹雪芹广博开阔的审美特色,不仅在写作上具有诗的意蕴,在人物形象上也是集理性思考和感性思维于一体。《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巅峰,值得我们反复回味推敲。

  李雪瑞,安徽农业大学

分享海报

(投稿用户:Lxr)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上一篇:诺奖得主的写作艺术——再谈爱丽丝·门罗的小说

下一篇:趣谈古代汉语名词词尾中的那些“儿”与“子”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0 条评论
快上安徽大学生人才网找工作,做兼职!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浅析《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以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特色为例

《红楼梦》不仅在人物塑造上巧妙构思,在叙事方面也独具匠心,其山重水复的叙事结构、洞幽烛隐的全知叙述、富于变化的叙事视角与较为统一的叙述声音共同建构了它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