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安徽大学生网

安徽大学生走出校园:心系江豚,梦萦长江

潮涨潮落,九转蜿蜒长江水奔腾不息;日出日沉,千难曲折护豚路砥砺前行。为助力长江生态发展,营造江豚快乐家园,7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芜湖市“博爱·江淮环保行”护豚实践团队来到黑沙洲江边寻找长江精灵,开展护豚主题活动。

探访长江精灵

在前几天的调研过程中,黑沙洲社居委的王磊副主任告诉队员:“虽然在七、八月份这段时间江豚出现的频率不高,但你们如果早点在江边守着的话还是有机会看到的。”为了深刻体会护豚意义,感受护豚行动的召唤,队员们决定在21日上午五点集合出发去渡口边的汽渡上观豚,期待与“长江精灵”的相遇。

五点的黑沙洲是清爽的,太阳还没有完全探出脑袋。队员们留守在江边,认真的在江面上寻找江豚的身影。突然间几抹黑影在江面一闪而过,“我看到了!在那里!”一个队员手指着跃出江面的黑影,但江豚出水和入水仅在几秒中完成,很难拍下来,镜头捕捉到的大多是一片灰黄的江水,难以将这份幸运与其他人分享,队员们只能略感惋惜地远远观望。

观豚活动让队员们亲眼看到了江豚跳跃的身姿,拉近了与江豚的距离,更让队员坚定了护豚的决心。队员们表示江豚的存在与否是衡量长江生态的重要指标,它的生息不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在生态平衡、研究物种进化等方面有着非凡的意义。

浏览大图

队员远眺江面,搜寻江豚踪迹

实地调研渔民

近年来长江鱼类数量衰退,国家鼓励渔民上岸转产转业,设立休渔期,为长江生态休养提供良好条件。为了解政策实施具体情况,向渔民宣传保护江豚,实践队员寻访船上渔民并进行了访问。调研中,渔民告诉队员,他们听说过渔民转产转业政策,也知道政府在鼓励渔民上岸,但是由于他们祖辈都在江上捕鱼,自己年纪也不轻了,不知道除了捕鱼还能做什么,只好继续渔民生活。谈到江豚保护时,一位渔民告诉队员:“和三、四十年前相比江豚的数量少的多了,但由于我们在江上工作,所以看到江豚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渔民们还表示黑沙洲当地有着正规渔民证的渔民都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捕鱼,只有少数有着私船的非正规渔民才会进行电捕鱼等违法捕捞活动,对江豚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威胁。显然易见,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落实是长江生态修复的关键之一。政府工作人员应针对当地实际条件,正确的科学指导助力渔民转产转业,化危境为佳境,让江豚不再“流泪”。

浏览大图

向岸边驶来的小型渔船

助力环保护豚

实践队员顶着烈日来到黑沙洲初级中学,对艾校长就江豚保护进行了采访。“黑沙洲这里属于保护区,所以我平时也会比较关注江豚。”校长告诉队员,政府有发放一些有关禁止滥捕滥杀的政策,并在水口村到二坝镇之间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大概在7月9号,国家规范了捕鱼要求,加强了江豚保护宣传教育。并对渔民转产转业进行科学指导,加大了扶持力度。”艾校长说。

艾校长认为环保护豚意识应该“从娃娃抓起”,他欢迎实践队员们来学校为孩子们普及护豚知识,培养孩子们的护豚理念,增强护豚团队力量。相信在政府有力保护,人们积极参与的情况下,环保护豚会迎来新希望、新发展、新突破。

浏览大图

队长与艾校长正在交谈中

队员们在调研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调研方案,力求全面的获得黑沙洲地区江豚的相关信息。同时队员们在调研时注重宣传,努力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护豚行动中来,凝聚力量,共同为保护江豚、维持长江生态平衡做贡献。

愿护豚不歇,微笑永驻;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浏览大图

队员们拉起护豚横幅,向人们宣传保护江豚

分享海报

(投稿用户:Cao)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上一篇:合肥大学生送科技下乡,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下一篇:安师大护豚实践团:齐聚黑沙洲,携手护豚行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0 条评论
快上安徽大学生人才网找工作,做兼职!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安徽大学生走出校园:心系江豚,梦萦长江

7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芜湖市“博爱·江淮环保行”护豚实践团队来到黑沙洲江边寻找长江精灵,开展护豚主题活动。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